【多彩新论】重奖科研,为创新注入强劲动力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2:58 点击次数:199
近日,遵义市农科院为两个科研团队发放28万余元现金奖励,表彰其在新品种成功转化和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方面的贡献。这一举措引发广泛关注,其背后折射出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的深刻变革,清晰传递出尊重知识、激励创新的积极信号。
长期以来,科技成果转化难是制约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的瓶颈。科研人员常面临产权界定不清、激励政策模糊等现实困境,导致其对成果转化“心存顾虑”,甚至视转化收益为“烫手山芋”。这不仅造成科技资源的闲置与浪费,更严重挫伤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。
遵义市农科院的实践表明,破解转化难题的关键在于构建权责清晰、激励有效的制度环境。从2019年率先成为全省“技术股+现金股”改革试点,到精准落实《贵州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措施》,该院通过明确收益分配比例、鼓励技术人员持股创业等具体举措,有效消除了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,激励他们将研究方向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。
科技创新既需要理想与奉献精神的支撑,也离不开坚实的物质保障和有效的激励机制。让作出实质贡献的科研人员获得应有回报,是形成“创新-转化-激励-再创新”良性循环的核心。这不仅能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活力,也有助于吸引和稳定更多优秀人才投身科研事业。
遵义市农科院的案例启示我们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必须敢于在收益分配、产权激励等关键环节“动真格”。唯有持续细化政策举措,切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,打通转化链条上的堵点,才能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能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袁航
编辑 金 妮
二审 伍少安
三审 蒋叶俊
发布于:贵州省相关资讯
